271人已浏览 时间 : 2022-11-29 10:12:12
导语:与钢筋混凝土底模的拆除时间相同,后浇带拆模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100%,至于多长时间,要看多种因素如温度,正常温度也要20天左右,见《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第4.3模板拆除。 后浇带两侧的梁板在未补浇砼前长期处于悬臂状态,所以在未补浇砼前两侧模板支撑不能拆除,必须在后浇带浇筑后砼强度达100%以上才可一同拆除,砼浇筑后注意保护,观察记录,及时养护。 后浇带是在建筑
1、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2、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
3、单位(子单位)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核查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
4、单位(子单位)工程观感质量检查记录
5、一一分部(子分部)工程验收记录
6、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
8、施工组织设计及方案报审表
1、岩土工程勘察报告1、图纸会审、变更及洽商记录2、工程定位测量记录及复核签证记录
3、地基钎探平面布置图及钎探记录
4、地基验槽记录
5、结构(地基基础、主体)工程验收报告
6、主体检测记录
7、楼层放线记录
与钢筋混凝土底模的拆除时间相同,后浇带拆模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100%,至于多长时间,要看多种因素如温度,正常温度也要20天左右,见《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第4.3模板拆除。 后浇带两侧的梁板在未补浇砼前长期处于悬臂状态,所以在未补浇砼前两侧模板支撑不能拆除,必须在后浇带浇筑后砼强度达100%以上才可一同拆除,砼浇筑后注意保护,观察记录,及时养护。 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温度、收缩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临时施工缝,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在若干时间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
后浇带的浇筑时间宜选择气温较低时,可用浇筑水泥或水泥中掺微量铝粉的混凝土,其强度等级应比构件强度高一级,防止新老混凝土之间出现裂缝,造成薄弱部位。
设置后浇带的部位还应该考虑模板等措施不同的消耗因素。
不请自来!拿三本规范说话!
1、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在这本规范中对拆模的规定如下表:
2、GB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5版规范对02版规范进行了修订,文中删除了关于拆模时混凝土强度的要求。主要考虑的因素是,拆模属于施工过程,而不是成品的验收过程。那么是不是拆模就没有要求了呢?当然不是!
3、GB50666-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在这本施工规范中,查得的拆模时混凝土强度要求为:
从这里可以看到,其实规范中对于拆模时混凝土应当达到的强度值一直有所要求,只是中间发生了一些调整而已。
4、关于侧面模板拆模施工人员必须小心谨慎,同时在规范要求的基础上,灵活结合实际情况具体施工。1、空间要求
(1)改造建筑面积1至3人户控制在40-60平米以内,且1人户不低于20平米、2人户不低于30平米、3人户不低于40平米,3人以上户人均建筑面积不超过18平米,不得低于13平米。
(2)室内净高不小于2.40米,局部净高不小于2.10米且其面积不超过房屋总面积的1/3。
2、选址要求
危房改造选址原则上在原址重建,确需重新选址的应避免在沟塘边、低洼或软弱地基上建设。
3、基础要求
危改房基础应根据房屋荷载情况、相关规范规定的房屋降沉要求等选择毛石基础、混凝土基础、砖放脚基础、灰土基础等基础形式,达到基础设计承载力要求。
4、墙体要求
(1)布置完备,在平面、竖向与门窗洞口形成围合空间;
(2)符合相关规范规定的安全性要求,无竖向歪斜;
(3)新建房屋墙体厚度不应小于240mm;
(4)表面平整,有防水防潮处理措施,外墙勒脚做防水处理高度不低于0.6米。当采用灰浆抹面时,抹面层干净整洁,没有明显龟裂、空鼓、剥落现象。当外墙采用清水砖墙时,进行勾缝处理。
5、门窗要求
(1)根据使用需要合理设置门窗,玻璃、窗扇、门板等构件完备,耐久性符合要求;
(2)门窗洞口顶部应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设置过梁,门窗整体达到正常使用及遭遇暴雪、大风、暴雨时的安全性要求;
(3)安装到位(门不能安装卷闸门),门窗框、扇无变形,开启灵活,关闭严密。门窗框与洞口边缘连接紧密、抹灰平整,窗台表面处理平整。
6、梁、现浇板的结构要求
(1)达到设计、施工规范及设计承载力要求;
(2)表面平整,截面尺寸准确,梁的挠度变形及柱的垂直度符合相关规定。主要受力和连接部位无露筋、蜂窝、空洞、夹渣、疏松、明显裂缝、孔洞、腐蚀、虫蛀等现象。
7、楼板要求
(1)达到相关设计、施工规范及设计承载力要求;
(2)表面平整,无明显的竖向挠度变形、裂缝。当采用现浇混凝土楼板时,主要受力和连接部位不得有露筋、蜂窝、空洞、夹渣、疏松等现象。
8、楼梯要求
(1)原则上应为室内楼梯;
(2)设置楼梯时,楼梯板、栏杆、扶手等构件应完备,达到相关设计、施工规范要求。
9、屋面要求
(1)围护构件完备,耐久性符合要求;
(2)屋面结构安全可靠,屋面整体达到正常使用及遭遇地震、暴雪、大风、暴雨时的安全性要求,无漏雨、渗水现象;
(3)采用坡屋面时,瓦片铺设整齐、匀称,粘贴牢固,搭接严密,檐口平直。当屋顶存在掉落灰土、烟尘等隐患时,应采取隔层措施,隔层结构安全、构件完备和平整洁净;
(4)采用平屋面时,屋面找坡符合相关规范要求,找坡面层平整,无积水、明显裂缝等现象。
10、其他要求
(1)室内地面应硬化,硬化层密实、平整;
(2)室内电线使用线管或线卡,合理布置线路及电器插座,严禁乱拉乱扯,保证改造后的用电安全;
(3)安全饮水要有保障;
(4)设置独立卫生间或无害化厕所,做到人畜分院;
(5)房屋改造完成后,原有危房要予以拆除。
(二)修缮加固验收参照标准
1、加固改造及修缮应科学合理并结合实际。
2、结构体系不完整(硬山搁檩,俗称墙抬梁)的土木、砖木结构房屋必须增设钢柱及三角形屋架代替硬山搁檩承重,两端屋盖房架处设置剪刀型支撑,各节点处根据实际采用扁铁、扒钉进行连接,增加节点的稳固性。
3、结构体系完整的土木、砖木结构房屋两端屋盖房架处设置剪刀型支撑,各节点处根据实际采用扁铁、扒钉进行连接,增加节点的稳固性。
4、屋面损毁较为严重,存在安全隐患的必须进行更换,材料原则上使用树脂瓦。
5、房屋完成加固修缮后还需做高度不低于1.2米的墙角防水,疏通房前屋后排水沟。
6、房屋用电线路用线管重新装排,防止线路老化或短路引发火灾。
7、加固过程中要对房屋局部的其他质量问题一并进行修复处理,同时,根据实际对房屋进行必要的亮化、美化;
8、材料规格要达到规范要求。钢柱可用圆形或方形钢管,圆形钢管直径不低于160mm,厚度不低于4mm;方形钢管规格不低于140×140mm,厚度不低于3.5mm。柱角用厚4 mm,规格为140×140mm钢板焊接加螺栓与地面固定并浇筑混凝土保护墩。节点加固所用的扁铁或扁钢厚度不低于4mm。
9、加固改造需同步做好卫生厕改造,需有一个无害化厕所,改造后要做到人畜分院。
一、现场实行封闭管理,在卸料区以及各危险部位分别设置安全警示牌,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施工现场。
二、渣场必须配备认真、负责,并具有一定安全常识的指挥人员,正确劳保着装,穿反光衣,配置口哨、指挥旗。
三、车辆在运输和卸料过程中出现故障,必须立即将车辆开(拖)到安全地带进行抢修,严禁堵塞出渣道路。
四、车辆卸料时,必须保证车辆停于相对水平位置,严禁车辆停于斜歪部位起厢卸料。后轮距离临水、临边侧2.0m以上,严禁直接临边卸料。
五、卸料车辆要严格服从指挥人员指挥,按指挥人员指定地点卸料,严禁随意倾倒渣料。
六、赶料时必须等卸料汽车离开斜料区后才能开始。严禁汽车卸料时跟进赶料。防止推土机将卸料中的汽车推动碰伤或卸渣将推土机堆埋或砸伤人员及设备。
七、严禁车辆与推土机在回填区边线处或在同一卸料点作业,回填区临水侧或高位临边侧赶料的推土机驾驶室侧门应拆除或处于开启状态。
八、推土机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取得合格证方准独立操作。操作设备必须执行其安全操作规程,服从指挥人员的指挥,操作过程中严禁其他人员坐在驾驶室内。
九、专职安全员加强巡查,安排专人对卸料区巡视,定期对卸料区坡面比进行观测,并负责对卸料区裂隙、塌陷进行检查,如发现有裂缝和坍塌症状,立即通知卸料区人员和设备撤离,并及时报告当班施工人员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十、严禁在临水或高位临边侧卸料前后的停车检查,卸料工作完成并大厢复位后应及时将车辆开离卸料区。
十一、不听卸料指挥人员指挥,未将弃渣运送至制定地点随意倾倒的,每车罚款100000元,并建议将该车辆清退出场;对存在安全隐患,不服从管理人员指令的,每车次罚款10000元,其它不执行施工局相关安全管理规定和有关指令的,视情节轻重处以1000-5000罚款。违规行为由渣场维护单位举证举报,施工局安全环保部核实后,根据情况进行经济处罚。
十二、本规定解释权归施工局安全环保部。